一、電池配料系統計量原理的選擇
混合配料系統涉及的物料有三種,其中粉體一、粉體二均為無粘附、無毒無腐蝕性的物料,密度:0.2~0.6,粒度:小于10微米;第三種物料為強酸性硝酸水溶液,考慮到需方要求加料速率可調,擬采用減量配料的方式進行配料;
減量計量方案的核心原則是對稱重料斗的排出量進行計量,控制每次從秤斗中排出的物料為配方設定的重量,避免了物料粘附在秤斗壁上造成準確計量的物料無法完全下到混合設備的情況。減量配料示意圖如下:
1、 正極組成:
a、 鈷酸鋰:正極活*物質,鋰離子源,為電池提高鋰源。
b、 導電劑:提高正極片的導電,補償正極活*物質的電子導電,提高正極片的電解液的吸液量,增加反應界面,減少極化。
c、 PVDF粘合劑:將鈷酸鋰、稱重傳感器導電劑和鋁箔或鋁網粘合在一起。
c、 添加劑:降低不可逆反應,提高粘附力,提高漿料黏度,防止漿料沉淀。
d、 水*粘合劑:將石墨、導電劑、添加劑和銅箔或銅網粘合在一起。
二、電池配料系統 配料目的: 配料過程實際上是將漿料中的各種組成按標準比例混合在一起,調制成漿料,以利于均勻涂布,保證極片的一致*。配料大致包括五個過程,即:原料的預處理、摻和、浸濕、分散和絮凝。
(2) 導電劑:非極*物質,葡萄鏈狀物,含水量3-6%,吸油值~300,粒徑一般為 2-5 μm;主要有普通碳黑、超導
碳黑、石墨乳等,在大批量應用時一般選擇超導碳黑和石墨乳復配;通常為中。
(3) PVDF粘合劑:非極*物質,鏈狀物,分子量從300,000到3,000,000不等;吸水后分子量下降,粘*變差。
(4) NMP:弱極*液體,用來溶解/溶脹PVDF,同時用來稀釋漿料。
(1) 鈷酸鋰:脫水。一般用120 oC常壓烘烤2小時左右。
(2) 導電劑:脫水。一般用200 oC常壓烘烤2小時左右。
(3) 粘合劑:脫水。一般用120-140 oC常壓烘烤2小時左右,烘烤溫度視分子量的大小決定。
(4) NMP:脫水。使用干燥分子篩脫水或采用特殊取料設施,直接使用。
(2) 分散方法對分散的影響:
A、 靜置法(時間長,效果差,但不損傷材料的原有結構);
B、 攪拌法;自轉或自轉加公轉(時間短,效果佳,但有可能損傷個別 材料的自身結構)。
(2) 水*粘合劑(SBR):小分子線*鏈狀乳液,極易溶于水和極*溶劑。
(3) 防沉淀劑(CMC):高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和極*溶劑。
(5)去離子水(或蒸餾水):稀釋劑,酌量添加,改變漿料的流動。
(1) 石墨:
A、混合,使原料均勻化,提高一致。
B、300~400℃常壓烘烤,除去表面油物質,提高與水粘合劑的相容能力,修圓石墨表面棱角(有些材料為保持表面特,不允許烘烤,否則效能降低)。
(5) 攪拌過程如加入真空脫氣過程,排除氣體,促進固-液吸附,效果更佳。
(6) 電池配料系統分散原理、分散方法同正極配料中的相關內容,
在三、(一)、4中有詳細論述,在此不予詳細解釋。
4、 稀釋。將漿料調整為合適的濃度,便于涂布。
1、 防止混入其它雜質;
2、 防止漿料飛濺;
3、 漿料的濃度(固含量)應從高往低逐漸調整,以免增加麻煩;
8、 出料前對漿料進行過篩,除去大顆粒以防涂布時造成斷帶;
9、 對配料人員要加強培訓,確保其掌握專業知識,以免釀成大禍;
10、 配料的關鍵在于分散均勻,掌握該中心,其它方式可自行調整。
以上是原理工藝圖,針對的是原料的稱重配料系統(也叫自動配料系統,或是配料控制系統)
自動稱重控制系統_自動稱重系統_稱重控制系統_稱重系統廠家
飼料配料系統_飼料自動配料系統_飼料廠配料控制系統
配料斗傳感器-自動化配料系統_配料系統
上一篇:返回列表